專項治理見成效 安徽查出『小金庫』1042個
|
|
安徽省『小金庫』治理進行兩個月以來,通過自查自糾共查出違規『小金庫』1042個;截至6月底,『小金庫』資金滾存餘額和資產原值共4440萬元。目前已處理『小金庫』838個,處理比例達80%,自查自糾中發現的『小金庫』,已上繳財政金額1703萬元,補繳稅款36.8萬元。全省受行政處罰人數8人。據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將深入展開重點檢查,對重點檢查中查出的問題將從嚴處理,絕不姑息。
安徽省從今年5月份啟動『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接受檢查的單位是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以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為重點。治理步驟分動員部署、自查自糾、重點檢查及整改落實四階段。鼓勵自查自糾,對於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從輕從寬處理。自查認真、糾正及時的,對責任單位可以從輕、減輕或免於行政處罰,對有關責任人員可以從輕、減輕或免於處分。而對被查發現的『小金庫』,除依法進行財務、稅務等相關處理外,還要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依法予以行政處罰,並依紀依法追究責任。
據了解,『小金庫』的形式大體可分為7類,包括一些單位違規收費、罰款及攤派設立的『小金庫』;一些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將資產變現或出租,產生收入,進而形成的『小金庫』;以會議費、勞務費、培訓費和諮詢費等名義套取資金設立的『小金庫』;一些經營收入沒有納入規定賬簿核算設立的『小金庫』,或者虛列一些支出轉出資金設立的『小金庫』,甚至通過假發票等非法票據騙取資金設立的『小金庫』。此外,還有上下級單位之間相互轉移資金設立的『小金庫』。
作者: 來源:中國平安網 編輯: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