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在我國呈上昇勢頭。各地公安機關在打擊這類犯罪過程中,投入了大量警力,取得了一定成效。近日,記者分別采訪了河南鄭州、山東濟南及江蘇江陰3地打擊電信詐騙的情況。這類犯罪有何變化?如何遏制其蔓延?一些基層辦案民警給出了對策。
騙術翻新快打擊難度大
於吶洋
以公安機關和國家稅務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撥打被害人的電話,謊稱國家汽車購置稅降低需向車主退還稅款,要求被害人攜帶銀行卡到指定的銀行自動存取款機上取回退款。在河南省鄭州市公安機關近日偵破的一起特大系列詐騙案中,5名犯罪嫌疑人就是采用這種詐騙方法,從2009年2月起,作案30餘起,涉案金額70餘萬元。
『近兩年,電信詐騙犯罪從沿海迅速蔓延到內陸城市,而且,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不斷昇級。』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楊玉章說。
據介紹,鄭州市早些年發生的電信詐騙案件,不法分子多數利用手機短信發布『購物中獎』、『提供低息貸款』等虛假信息,詐騙貪圖小利的群眾。到2008年,公安機關發現,不法分子不再設置蠅頭小利的圈套,而是利用群眾對政府的信任,開始假冒國家工作人員實施詐騙。比如這起以『汽車退稅』為名的特大系列詐騙案。
來自鄭州公安機關的統計顯示,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鄭州市共發生各類電信詐騙案件718起。
『電信詐騙案件之所以屢屢發生,主要原因是不法分子的騙術翻新快、群眾防范意識不強、公安機關打擊難度較大。』據楊玉章介紹,電信詐騙大多采取異地辦卡、異地發信、異地取款的方法作案,公安機關查證線索難、獲取證據難、追回贓款難。
以鄭州警方此次破獲的『汽車退稅』系列詐騙案為例,犯罪嫌疑人擁有上百個冒用他人姓名在異地辦理的銀行賬號,作案時同時使用了近百個國際IP電話、臺灣長途電話、『4006』付費電話以及鐵通網絡電話撥打被害人的手機。一旦詐騙成功,團伙成員會立即指派外地的團伙成員取走贓款,取款成功後銀行卡便不再使用,隱蔽性很強。這些都給公安機關打擊工作帶來困難。
如何防止類似犯罪的發生,是各地公安機關一直在努力的工作。近日,鄭州市公安局聯合河南省多家媒體,組織了一次預防電信詐騙的宣傳活動,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經過梳理總結出8類14種電信詐騙手段,廣而告之。鄭州警方提醒廣大用戶,防止個人信息外泄是預防此類案件發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