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門收藏日軍侵華罪證的市民姚德生,最近收藏了一份共31張當年日軍戰敗後高層人員的手寫稿。上面詳細記載了『鐵路警護團』的歷史沿革、各年代重要事件、特務組織人員明細表和警護團情報網等,其中僅『重要事件』中就記載了從1940年至1945年間,鐵護軍、憲兵、特務等抓捕、殺害愛國人士及情報人員多達1130多人的罪行。
子承父業,收集日軍侵華罪證教育後人不忘國恥
姚德生收藏日軍侵華罪證是受到父親的啟發。據他介紹,日軍佔領哈爾濱時,他的父親姚瑞綱還在上學。1945年日本從哈市撤往長春時,姚瑞綱正在三中讀書。當時三中後院附近就是日軍的軍部,鬼子撤離時,強迫三中學生把各種檔案、材料搬到院裡燒毀。姚德綱和其他學生一起搬運資料時,趁日本憲兵不注意,他把幾本材料和折疊起來的地圖偷偷地順著窗戶『甩』了出去,晚上又把這些材料帶回宿捨藏起來。
日軍撤離哈爾濱後,姚瑞綱多方尋找日軍侵華罪證進行收藏。姚德生長大後,父親經常給他講日軍佔領哈爾濱時的種種罪行,拿出收集的罪證給他看,讓他不忘國恥。
姚德生參加工作後也像父親一樣收集日軍侵華罪證。
日軍手稿呈現詳細『組織架構』
據姚德生介紹,這份手寫稿是2008年初他在道外一舊物市場淘來的,原主人是一個長春人。記者看到,這份名為《偽哈爾濱鐵路警護團目次表》的手寫稿有A3紙大小,已經略略泛黃,沒有封面,共計31張,全部為鋼筆手寫,大部分是中文,夾雜部分日文。手稿第一頁的『目錄』包括『偽哈爾濱鐵路警護團偵諜手段』、『偽哈爾濱鐵路警護團密偵獲得方法』、『偽哈爾濱鐵路警護團聯絡網』和『團員名簿』等11項。
在鐵路警護旅(司令部、團、分團)組織表上,明確標明鐵路警護司令官為太田米雄中將,哈爾濱警護團團長是渡邊理助中校。其下設的旅司令部、訓練所及警護團中日本人、中國人各有多少人等均一目了然,非常詳細。
警護團情報網則明確了相關人員的具體任務,如特務主任的任務是『指揮特務監督鐵路工作人員的思想動向,搜查、檢舉抗日愛國者,並搜集情報』;警察主任的任務為『指揮警察、探員查出和檢舉反滿抗日愛國者』。
警護團特務組織人員明細表詳細標明了特務組織的結構、上下級,幾乎都為單線聯系,其中秋林洋行等企業中,均安插了特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