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摸清運輸源頭,部分水泥廠及砂石料場與政府有關部門簽訂了治超責任書,非法改裝貨運車輛自行或強制復原,違規超限超載率明顯下降……這是我省治超『百日行動』集中治理啟動20天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澄邁老城和三亞桶井兩個重點治超檢測站有關數據顯示,近20天來,平均單車超載率由原來的52%下降到15%以下。
源頭治超185輛改裝車復原
『源頭治超,是今年治超的重頭戲。』省治超辦有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我省超限超載運輸的源頭主要是水泥廠、砂石料廠等。目前全省已完成156個運輸源頭(點)調查,其中,58家企業已與市縣有關部門簽訂了限制超限超載保證書或責任書,承諾嚴格按核定噸位裝載,不超限超載運輸。據瓊海市公路分局局長陳賢海介紹,過去進入該市上朝線附近4家大型砂場拉砂的大多是3軸車,車貨總重一般高達60-70噸,超限率達80-90%。砂場老板寫保證書後,目前改用小型東風牌自卸車運砂,車貨總重控制在20噸左右。超限超載運輸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記者近日在部分市縣采訪時看到,治超執法人員對被查扣的非法改裝車輛予以強制拆除。不少車主懾於治超高壓態勢,同時也意識到超限超載運輸的巨大危害,自行對加高加寬車廂部分進行切割復原。據統計,文昌、昌江等市縣自行復原車輛達185輛。
聯合交叉執法嚴管重罰
為加大治超力度,9月1-10日,省交警總隊和省公路管理局抽調部分市縣交警和路政執法人員,組成3個省聯合執法督導工作組,分赴超限超載重點區域開展治理車輛超限超載交叉執法督導,加強對部分市縣超限超載重點難點問題的整治。執法督導組不辭勞苦,采取突擊執法、堵住源頭的策略,從嚴整治超限超載運輸行為。10天共查扣超限超載車輛370部,強制改裝車輛復原93輛,卸載和分裝貨物5000多噸。
9月4日凌晨,司機孫某駕駛一部重型自卸車經過西線高速公路白蓮出口路時,拒不接受省治超聯合執法組的檢查,肆意衝卡,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10天。目前,已有6名不配合檢查、肆意衝卡和阻撓執法的司機被拘留。9月1日,執法督導組在陵水陵保線查獲一輛6軸22輪大型運沙車,經檢測,該車車貨總重為125噸,超限70噸,超限率達127%。督導組按照公路法和省政府的有關規定對其重罰,共處罰金1.6萬元,追繳路產賠(補)償款2800元,並對司機記6分。據了解,這是我省迄今為止開出的最大罰單。
8月23日至9月4日,全省共查處超限超載車輛3600餘輛次,卸載貨物7700多噸,追繳路產賠(補)償款30.8萬元,罰款12.6萬元。同時,交警部門還對超載司機作記分處理。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年內超限3次以上的車輛或駕駛員,將被列入『黑名單』,並由原發證機關撤銷其道路運輸營運證或從業資格證。 (記者侯小健通訊員陳濤張日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