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平安播報 地市動態 見義勇為 反腐直擊 政法綜治 警方傳真 平安創建 政法文化 公告發布 訴訟指南 信息公開
精彩專題 檢察風雲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龍江律師 以案說法 護航龍江 圖片精選 視頻在線 最新稿件
   
站內檢索    
河南鄭州擬立法禁止爬樓討薪
2016年04月27日 10:42:44  平安龍江網 【 字體:

 

  建立勞工實名制和誠信管理體系

  征求意見稿還擬定,勞務用工實行實名制管理並納入建設工程誠信體系:用人單位應當核實聘用勞務人員的身份,完善用工檔案,如實記錄勞務用工情況。

  對於用工單位,征求意見稿顯示,新規擬將出現欠薪行為的企業納入誠信管理體系,並在一定范圍內公示。

  實行勞務用工實名登記制度,河南鄭州並非第一例。據財新記者了解,近年來,包括天津、江西、福建、山東、湖南等省份多個縣市,已經開始試水勞務用工實名制。

  勞工實名制在實踐中如何保障農民工勞有所得?李大君稱在有的案例中,由於工程層層分包,有的工人沒有被統計進來,造成欠薪。

  “1998年的《建築法》早有規定,要求勞務公司直接給工人發工資,但是一直沒有很好地得到實行。勞務公司下面還會層層分包,勞務公司自己也不清楚手下有多少工人。”

  李大君認為,實名制給了整個工資發放體系一個相對透明的機制,由勞務公司來直接給工人發放工資,“大家也可以比較清楚自己每天做了多少工、可以拿多少錢。”

  誠信管理體系的建立,能否有效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領到工錢?李大君曾在湖南、北京等地見過類似措施,“以我所見,實施得還是不錯的。如果某家施工企業出現欠薪,尤其還出現惡性事件的話,這家施工企業可能會被取消進京施工資質等,對其承接業務量會有實質影響。”

  爬塔吊、衝擊施工現場等討薪方式明確違法

  建築企業欠薪的另一面,必然是底層勞工的討薪行為。面對討薪難的困境,一些農民工轉而尋求另類的途徑討薪,並屢見諸媒體報道:2011年8月9日,河南鄭州,多名來自信陽的農民工挖坑“活埋”自己進行“自虐式”討薪;2013年1月15日上午,陝西高陵,農民工穿著租來的戲服,扮成“狄仁傑”、“元芳”討薪;2016年2月1日,河南焦作數十名民工在寒風中赤裸上身聚集在焦作市教育局門口討薪。

  根據征求意見稿,建設工程當事人應當依法解決工程款和勞動報酬糾紛。有下列情形的,由有管轄權的國家機關依法處理:

  (一)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非法聚集,滯留、滋事,圍堵、衝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的;

  (二)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的;

  (三)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采取爬樓、爬塔吊、切斷水電、衝擊施工現場等方式,妨礙正常施工現場管理、辦公秩序,造成嚴重損失的;

  (五)煽動、串聯、脅迫、以財物誘使、幕後操縱他人討薪或者以討薪為名討要工程款或超額索要以獲取非法利益的。

  規定中禁止的爬樓、爬塔吊等討薪行為也曾頻現報端。2015年8月25日,廣西柳州一處建築工地上,六名民工爬上塔吊討薪;2014年1月3日,甘肅蘭州六名農民工為了討薪,爬上白銀路一居民樓的房頂要“跳樓”;2014年1月28日,安徽定遠數百餘名建築農民工圍堵在長征路阻止車輛通行,討要工錢。

  此次新修法律中,對建設工程當事人討薪行為的規范,可謂“與時俱進”。財新記者注意到,1995年通過的舊版《鄭州市建築市場管理條例》,對這方面並未做出規定。

  按照2016年度地方立法計劃,鄭州日前對現行的《鄭州市建築市場管理條例》進行廢舊立新式修訂。《鄭州市建築市場條例(草案)》在4月22日舉行的鄭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進行了第一次審議。今年年初,由鄭州市建委負責起草,市政府法制辦組織立法審查和修改、完善形成的征求意見稿已結束向社會征求意見階段。-

首頁  上一頁  [1]  [2] 
作者:    來源:中國網  編輯:周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