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11月14日訊(記者 雷蕾)日前,大慶市的郭先生從事燈具安裝工作時不慎從腳手架掉下摔傷,醫療費的賠償遇到了困難。在大慶市信訪法律服務中心的多次溝通調解下,最終使案件得以圓滿解決。
大慶市信訪法律服務中心於2015年6月正式登記成立,由大慶市司法局牽頭組織、大慶市律師協會主辦,系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組織。『中心』運行一年來,提供法律諮詢604件2328人次,受理信訪案件253件,結案50件、出具法律意見書160份,息訪205人,在探索運用法治手段解決信訪問題上已初顯成效。
順應形勢發展 打造解決信訪問題新平臺
『中心從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充分發揮律師隊伍專業優勢,不斷整合司法行政資源,著力維護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心』設立初始,便秉持『高起點、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原則,完成了從機構設置、人員選聘到工作規范、隊伍培訓等系列工作。
據介紹,『中心』針對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從法治城市建設的高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嘗試引入第三方參與信訪問題的化解,發揮律師的專業優勢,將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導入行政復議、仲裁、訴訟等法律途徑加以解決;集中全市優秀律師資源,從中優選出經驗豐富、有專業特長的106名律師參與到信訪法律服務中心的工作中來,強大的陣容提供了專業支橕,形成了社會急需、群眾歡迎、律師可為--『一舉三贏』的良好局面。
發揮職能優勢 創新解決信訪問題模式
閆某等26人在大慶市老居住區環境改造工程中務工,因總包單位與分包單位結算爭議,工資始終無法得到兌現。『中心』接到信訪案件後,及時委派律師參與化解,先後四次組織總包單位和分包單位進行調解,並多次通過接訪、電話溝通等方式與民工代表進行協商。經過與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26名農民工終於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工資,信訪問題得到徹底解決。8名農民工代表聯合發來感謝信並表示,『將充滿信心地投入到大慶的建設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將全程無償為上訪人提供詳細法律諮詢。』『中心』內設接待諮詢部、案件辦理部、綜合部、專家委員會,其中,案件辦理部又下設城鄉建設等四個專業委員會。通過疏導情緒,解疑釋惑,使上訪人了解其主張權利的法律程序和法律依據,引導其按照法定程序解決訴求;經過分析、評議,認為原案件處理正確、信訪人訴求不當的,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析法理,耐心勸導信訪人息訪;對重大疑難信訪案件推行聽證制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專家等社會各界人士召開聽證會,提高辦理案件透明度,集中釋法說理,集體調處化解。
信訪法律服務中心成立的同時,人民調解中心也隨之成立,對於適合調解的信訪案件,由信訪法律服務中心轉至人民調解中心調解,律師、調解員各展所長,有效提高案件化解效率和質量。同時引入法律援助中心,對需要律師代理進行訴訟的案件,及時提供法律援助,從根本上解決信訪人不懂法、不會訴的『後顧之懮』。
著眼長遠發展 擴大信訪問題化解成果
『信訪人王某因物權糾紛案工資大部分被法院執行,沒有其它生活來源。自己有病,妻子生活無法自理,一家7口擠在不足60平的房子裡,日子過得十分艱辛。』『中心』負責人介紹說,他們根據信訪人的實際情況,不但協助其提請再審,還主動提出幫助其申請提高生活費用,協調相關部門,積極給予救助。部門間的通力合作,讓一家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據了解,『中心』通過加強與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和信訪局等部門的密切配合,真正實現有效銜接、整體聯動,切實將信訪事項納入法治化軌道。同時,對其他需要有關職能部門參與的事項,建立相應協調制度,防止信訪事項處於擱置狀態,確保法律意見得到有效落實。
在信訪法律服務中,『中心』非常注重將糾紛及時、就地進行化解,利用諮詢釋法方式排解社會矛盾,通過評析信訪案件中的法律關系,闡釋判決思路與理由,幫助信訪人釋疑解惑、使其接受法治教育,起到了解決一件事,普法一群人,教育一大片的效果。同時,不斷減少信訪存量、遏制增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惠民生、謀發展上。
謀劃一張藍圖、打造一個平臺、創新一種模式……作為大慶市委糾紛化解的全新平臺和推進法治建設的創新舉措,信訪法律服務中心正以蓬勃的朝氣,展示著強大的生命力,為法治城市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