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6月13日訊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試卷批改、志願填報及學校錄取工作也將緊鑼密鼓地展開,『吃學生飯』的騙子也在這時活躍了起來。
去年高考後,山東臨沂市考生徐玉玉遭遇通訊網絡詐騙,騙子冒充教育部門以發放助學金為名騙走她准備用來交學費的9900元。她在巨大打擊下的心髒衰竭死亡引起了全國關注。
此外,山東淄博、廣東惠來也有大學新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
今年高考後,大慶市考生或者家長可能也會收到類似的詐騙信息。市反詐騙中心為此梳理出近年來針對考生和家長的常見通訊網絡詐騙手法向社會發出預警:支付關口,一定要守好;無法鑒別的信息,千萬不要點擊;無法確定的機構,絕對不要相信。
一旦發現受騙,立即收集相關信息向公安機關報案。
高考查分鏈接實為植入手機木馬病毒
高考分數是考生和家長關心的重點。詐騙分子通過短信發送帶有木馬鏈接的虛假查分網址,一旦點擊進入,木馬病毒便會自動植入手機,從而獲取手機所關聯的銀行卡等信息。
詐騙分子通過攔截獲取的支付驗證碼,就可以經網購消費變現或者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等方式獲利。
警方提醒:不要輕易點擊手機短信裡來歷不明的鏈接。如果不慎點擊,要立即卸載手機上的支付寶等,確保資金安全,並在備份手機通訊錄等重要信息後,將手機重置或恢復出廠設置,或向專業技術人員求助清除病毒。
速來上網填志願實為山寨網站『釣魚』
查詢到高考成績後就是填報高考志願環節,一些不法分子會在此設下『埋伏』。他們把山寨網站偽裝成相似度極高的院校網頁,設置報名入口,引誘考生登錄填報,以此獲取考生的個人信息,從而為下一步精准地實施招生詐騙打下基礎。
另外,此類釣魚網站也會頻繁出現在查詢考試成績階段。不法分子把山寨查分網偽裝成高考成績查詢界面,在搜索引擎和論壇等處大范圍推廣,家長和考生點擊進入後隨時會有個人信息被泄露甚至被騙錢財的風險。
警方提醒:高考後查詢分數、填報志願,應登錄教育部門的官方網站,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
教育局發助學金實為詐騙學費
一些家境困難的考生容易成為此類電信詐騙的目標。騙子謊稱是教育部門工作人員,要給貧困考生發放幾千元的助學補貼,而後電話誘導學生或家長去ATM機操作,將卡上的錢全部轉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銀行賬戶。
山東女考生徐玉玉的悲劇就是騙子用這種手段造成的。
警方提醒:考生可先向教育主管部門了解有無此類政策,同時不要輕易向對方賬戶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