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7月5日訊(劉雪晴 記者包海多)村村有民警辦案巡控;一旦發生火情,鄉鎮村屯都有專業專職的消防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天眼密布的寧安市區乃至邊遠鄉村,『一村八點』的標配真正實現了高清視頻監控全覆蓋。近日,全省公安機關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暨推進公安『六大工程』建設寧安現場會召開,與會人員分享交流了寧安市在社區(農村)警務、消防工作、視頻監控建設方面實現寧安『三個全覆蓋』的先進經驗。

村村配備基本警用裝備。
村村有警 田間地頭都是『辦案區』
黑龍江省牡丹江寧安市240個行政村,活躍著249名村警的身影。田間地頭是他們的『辦案區』,鄉野村屯是他們的『巡控帶』。

村警在巡控帶巡邏。
2012年,寧安市公安局嘗試打造了全國第一支專業化農村輔警隊伍,將全市249名治保主任集中進行警務培訓,統一配發協警制服和基本警用裝備,在每名村警家門前設置統一的標識牌和報警小紅燈,由他們承擔服務群眾的辦事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社情動態的信息員、打擊犯罪的情報員、巡邏防范的治安員的『五大員』任務。隨著考評、選拔、保障機制的不斷完善,一整套科學規范、系統成熟且具有寧安特色的『村警』工作體系現已全面形成。

村警上門服務群眾。
寧安市公安局社區警務工作全部融入社區基層治理之中,統籌民政、公安、司法、衛計、殘聯等綜治多部門資源,規范建設標准化社區居委會和社區三級治理網格,深入推進社區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均等化的基層社會治理試點實踐。這個局在寧安城區和東京城鎮所有社區全部設立了標准化社區警務室,將寧安城區和東京城鎮劃分為132個網格,全面實行1名社區協警、1名社區乾部和若乾名公安『片長』在社區民警領導下共同開展工作的『1+1+1+n』新型社區警務網格化管理模式,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昇。
專業、專職、志願者『三結合』 消防救援『五級響應』
寧安市公安局完善現役專業、鄉鎮專職和村級志願『三結合』模式,建立統一指揮調度和滅火救援的消防『五級響應』機制,構建起了縣、鄉、村全覆蓋的消防工作網絡。

消防設備。
在城區,已建成並納入實戰序列的55個微型消防站與武警消防大隊所配備的空氣壓縮泡沫消防車、泡沫車、32米舉高平臺消防車、搶險救援消防車等常規和特種消防車輛牢牢築起了縣級消防陣線,重點應對快速撲救密集場所、消防安全重點企事業單位和城鎮社區初起火災等關鍵問題。
在鄉鎮,2016年初,全市創新組建了12支鄉鎮專職消防隊,53名專職消防隊員全部在退伍軍人、治安積極分子中公開選拔,經過嚴格的消防專業化封閉訓練後正式上崗。
在農村,這個局采取『政府統籌、公安主導、多元建設、網格管理』靈活方式,解決了農村消防車輛、裝備資金等重點問題。火警數量也由2011年的289起,下降到2016年的118起,5年沒有發生亡人火災以及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火災事故。特別是2012年以來,這個局實現了連續6年春節和清明節期間農村零火災的歷史性突破。
天眼密布 城市村屯治安卡口無死角高清監控
寧安市公安局采取市場化運作和自建視頻光纖鏈路的方式,構建起了完善縣、鄉、村全覆蓋的視頻監控天網。
經過3年的建設,寧安街頭的1416個公益視頻監控點,織成了東三省地區縣級最高密度的視頻監控網絡;216.2公裡的自建視頻光纖鏈路在全市12個鄉鎮間架設起一張互相通聯的有機數據網;3797個社會資源視頻監控點已全部接入公安視頻監控系統,『一村八點』在寧安全市的240個行政村早已成為監控網絡的標准配置。同時,這個局還對寧安通往附近縣市區的所有47個治安卡口,實現了高清視頻監控全覆蓋。2015年至今,這個局已經通過視頻偵查破獲刑事案件246起,其中案發24小時內破獲的案件19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