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二三』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法 打造『塞北楓橋』
2023年05月18日 08:44:19 平安龍江網 【 字體:
大 中 小 】
近年來,鶴崗綏濱縣綏濱鎮深刻領會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和嘗試『一二三』工作法,不斷增強矛盾糾紛預警能力,實現關口前移,促進矛盾糾紛化解分流,最大限度把各種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難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下好『一盤棋』
綏濱鎮位於縣政府所在地,是綏濱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流動人口多,管理難度大,形形色色矛盾糾紛層出不窮。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綏濱鎮黨委、政府積極打造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
『調處聯動』機制。全鎮上下多向發力,形成橫縱聯動的基層治理模式,使各類矛盾糾紛得到了高效、高質地解決。在鎮司法所的指導下,各村屯、社區均建立一支以村乾部為核心,以『五老』人員、法律明白人為骨乾的調解隊伍,村、社區設有『說事角』,鎮設有『調解室』,村、社區內因田地權屬、施工問題或家庭糾紛引起的一般矛盾,由調解隊伍在『說事角』解決,涉及重大矛盾糾紛,村、社區及時向鎮上報告,由鎮司法所協調鎮直部門在『調解室』內共同進行調處,形成調處多方聯動。如,某村因重新丈量土地,對多出來的土地重新分配引發了村民之間、村民與村委會之間的矛盾糾紛長達十年,涉及二十餘人六個家庭。歷經七八次訴訟也沒有得到履行,矛盾糾紛錯綜復雜。為解決此糾紛,維護農村社會穩定,鎮領導多次組織調查,多次聽取相關部門的意見,層層抽繭剝絲捋清矛盾點,嚴格規范程序,最終在各部門密切配合下,使長達十年的矛盾糾紛依法解決。
『包案回訪』機制。根據矛盾糾紛類型、誘因、時間、地點、單位、涉及人數等要素,建立問題、銷號、回訪三本臺賬,並落實專人動態管理,壓實鎮黨政正職化解穩控第一責任,鎮黨政副職直接責任,對所有矛盾隱患,采取『定人包案』措施『清存量、防變量、控增量』。同時對矛盾糾紛當事人及周圍群眾主動回訪,及時掌握糾紛調處的效果和協議履行情況,確保矛盾糾紛不反彈,提昇群眾滿意度。
『總結交流』機制。在人民調解工作當中善於歸類總結,對於多發案件定期研討,對常見多發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及建議,並反饋到相關部門供決策參考。同時定期與其他鄉鎮、縣直單位探討排查、化解調處好方法,交流探討多元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及時總結推廣基層善治思路和定紛止爭、服務群眾典型經驗。綏濱鎮通過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成功化解矛盾糾紛八十餘起,切實提高了矛盾糾紛處理效率。
鎮政府積極探索源頭預防調處化解糾紛新路徑,推動矛盾糾紛預警、分析、調度、化解四維合一,實現矛盾發現在初始、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
織牢『基層』網。以各項重大活動為契機,鎮、村、社區利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基層工作優勢組織工作人員在轄區走訪,積極排查各類矛盾糾紛,把排查觸角延伸至轄區各個環節、各個區域,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隱患,鎮司法所會同鎮直相關部門進行研判、會商,按照類型、性質劃分風險等級,建立工作臺賬,制定化解措施,實行銷號管理,使矛盾糾紛隱患發現一起,調處化解一起,築牢基層維穩的第一道防線。
編織『網格』網。積極推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推動矛盾排查化解的觸角向下延伸。將社會治理與基層黨建『兩網』深度融合,發揮黨員群眾主動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為群眾排懮解難,解決實際困難,做到問題在網格中發現、矛盾在網格中化解、平安在網格中創建。拓寬線上收集研判渠道,各網格員主動融入本村(社區)居民微信群,走好網上群眾路線,落實居民訴求收集、隱患通報、風險評估等制度,立足抓小、抓早、抓苗頭,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回應、第一時間得到處置、第一時間得到化解。
鎮政府始終緊盯矛盾糾紛排查工作,積極打造牢固堅硬的矛盾糾紛化解陣地,推動了基層社會治理縱深發展。
打造紅色陣地。積極主動踐行『楓橋經驗』,在矛盾糾紛排查中,打造法治元素、廉政建設、紅色黨建『三位一體』的精神文明高地,將法治文化建設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格局。
打造服務陣地。不斷加強與社會組織合作,為人民群眾提供社會服務和法律維權。聯合法律服務所設立公益創投項目,免費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重點信訪人員提供法律訴訟、心理疏導等服務。在網格中進行長期性走訪,關注心理動態,及時疏導,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打造法治陣地。利用鎮、村和社區乾部工作會議,對乾部進行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培訓;鎮、村和社區兩級通過微信、微信公眾號、廣播、會議等形式對全鎮廣大群眾宣傳矛盾糾紛相關法律法規,並采取集中宣傳和張貼宣傳標語的形式,積極倡導良好鄉風民俗,在全鎮營造了濃厚的知法懂法守法的氛圍,講和諧、保穩定、促發展,在綏濱鎮成為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