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圖片:國家禁毒委員會全體會議 郝帆 攝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張景勇)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禁毒工作的法律——禁毒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以來,禁毒工作成效顯著,初步形成了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禁毒工作格局。
記者31日從國家禁毒委員會了解到,一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禁毒法,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禁毒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法制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禁毒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禁毒領導體制、工作機制、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在禁毒宣傳教育、禁毒執法、禁吸戒毒、禁毒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全力推動禁毒成為社會共同責任,一年來各地根據群眾舉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454起只有將禁絕毒品作為全社會的共識,推動禁毒斗爭成為『禁毒人民戰爭』,禁毒工作纔能取得最終勝利。禁毒法首次將禁毒宣傳教育寫入國家法律,並明確提出『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一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統籌資源,有計劃、分層次地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禁毒宣傳教育活動。國家禁毒委員會兩次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禁毒法集中宣傳行動。各地圍繞『依法禁毒、構建和諧』的主題,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禁毒形勢和政策,全力推進禁毒法進學校、進單位、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場所;公安禁毒、監管、刑偵、邊防,以及鐵路、民航、海關等部門組織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學習培訓活動,有效提高了禁毒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使禁毒法落實到每一項執法環節中。
據不完全統計,僅禁毒法集中宣傳行動期間,全國就組織禁毒志願者100萬人次,組建小分隊2萬多支,開展禁毒宣傳15萬場次,受教育群眾達1億多人次。全社會識毒、拒毒、防毒能力進一步提高,一年來各地根據群眾舉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454起,繳獲各類毒品3.5噸。
打擊和管理並重,大力提昇禁毒執法工作能力和水平,一年來,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6.2萬起只有嚴厲打擊涉毒犯罪活動,纔能震懾吸販毒分子,有效遏止毒品犯罪,維護社會和人民生活安定。
公安、海關、邊防等緝毒執法部門以貫徹禁毒法,嚴厲打擊制販毒集團、網絡、毒梟作為重點,完善情報交流和執法協作機制,強化科技信息手段運用,始終保持了對毒品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一年來,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6.2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4萬名;繳獲海洛因4.4噸、冰毒及片劑6.2噸、搖頭丸107.8萬粒、氯胺酮5.3噸、大麻2.2噸、鴉片1.4噸、可卡因0.8噸。
商務、海關、衛生、藥品監管、安全監管、工商、農業、公安等部門強化部門協作,調整管理重點,嚴格管制措施,組織開展專項檢查行動,使易制毒化學品管理工作針對性、實效性明顯增強。
以人為本開展禁吸戒毒工作,全面構建戒毒康復工作體系,2008年共強制性隔離戒毒26.4萬人,社區幫教23.8萬人禁毒法強調『以人為本』,推出了社區戒毒,建立了強制隔離戒毒、自願戒毒和社區戒毒的新型戒毒體系,並特別規定懷孕或正在哺乳自己未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吸毒成癮的,以及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癮的,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
為貫徹禁毒法就禁吸戒毒工作作出的重大改革,各有關部門以構建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康復場所、社區戒毒(康復)三個工作平臺,完善生理脫毒、身心康復、融入社會『三位一體』的戒毒康復體系為重點,積極探索適應禁毒法要求的戒毒工作新模式。有效整合公安、司法行政強制隔離戒毒資源,2008年共強制性隔離戒毒26.4萬人;積極開展社區戒毒和社區康復試點工作,責令社區戒毒1.6萬人,社區幫教23.8萬人;總結推廣三亞等地戒毒康復場所經驗,建成具有種植、養殖、手工加工等生產項目和技能培訓的戒毒康復場所(區域)72個,累計安置康復人員1.36萬名,進一步提高了戒毒康復實效,減少了毒品的社會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