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職員挪用500萬元炒股 曾向上級報監管漏洞
|
|
有專家認為,『縣官不如現管,現管不如辦事員』。這些『小人物』,『官位』不大甚至沒有『官位』,他們的『權力附加值』也多不為人注意,但他們卻往往擁有具體的『事權』,或者管錢或者管物。因此,針對『小人物』的反腐,需要關口前移,重視制度建設———『種疫苗』、『下猛藥』、『治根本』三管齊下,纔能堵漏洞、防未然。
案意
現在,一提起腐敗,人們關注的焦點多是一些位高權重的『熱點』人物。但是,接二連三發生的『小人物』腐敗案件警示我們,『小人物』也能大貪特貪。
『小人物』之所以也發生腐敗現象,首先是因為他們擁有了一定的權力。而在權力監督上,我們習慣於『抓大放小』,公眾關注最多的也是如何加強對高官和『一把手』的監督,而對『小人物』手中的小權則重視不夠,導致了監督的缺乏。此外,制度上的欠缺和管理不到位,也使得『小人物』有空可鑽。
除了馮小平這樣的銀行職員挪用銀行准備金,此前發生的多起案件也例證了『小人物』腐敗現象:11名國家部委、企事業單位收發室的收發員,竟利用職務之便,以『加大郵資吃回扣』的方式,侵吞了近150萬元公款;某基金會的一個普通會計,竟被查出8年來涉嫌貪污1200萬餘元、挪用公款兩億多元。
作者:儲皖中 施懷基 來源:中新網 編輯:雷蕾